起源
社團法人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,邁向第25年!
1996年,從掃街、淨攤與清溪開始,一群由老師、勞工、農民、公務人員、家庭主婦、醫師、地方耆老等四十幾人共同組成的義工團隊,1998年正式立案登記,以在地環境思維出發,從事各項社區營造工作,與社區居民們一陣線,致力推廣在地自然、文史保護與紀錄。
希望‧相信
面對林邊地區大宗產業因50年代起不當抽取地下水,導致地層下陷、土壤鹽化等問題,以及莫拉克風災暴雨淹水使林邊土地遭受莫大傷害。協會轉化負面議題,以「與水共生共榮」友善環境的行動力,從陪伴鄉親走過災難的過程,號召、引導、探索、共創「光采濕地園區」,將在地資源特色,結合社區多元產業夥伴的參與,豐富核心價值–認識水資源議題、看見在地產業文化軌跡、農業永續經營的技術落實,在生態保育與體驗學習中用開放與尊重的分享交流,讓四方前來旅行的朋友,愉快接觸、感染環境教育的愛,成為一顆種子,回到家鄉用樂觀心胸扎根土地。

我們的主張與行動
藉由在地自然環境、生活樣貌與太陽光電下再生農村體驗學習場域,結合我們在第二十多年累積的行動經驗能力與在地知識,開發多元體驗行程,演繹林邊人文故事,為不同需求單位對象量身規劃戶外體驗活動。寓教於樂,以客製化、合理消費提供環境教育服務,並透過產地餐桌、品味在地產物旅行,帶動社區農漁產業對外溝通活化,加速落實環境教育普及化、在地化、產業化。
熱情‧學習‧成長‧在地陪伴
第一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https://eeis.epa.gov.tw/eeaward/Group.html
第六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https://eeis.epa.gov.tw/eeaward/6th-Personal.html
財務責信
類別 | 非公部門補助收入(非收益) | 公部門補助 | 收入來源比例 | ||||
項目 | 會員費 | 公益捐款 | 公益認購 | 商業經營 體驗觀光 | 勞動部 多元方案 | 非公部門補助 | 公部門 補助 |
106年 | 16,300 | 436,401 | 331,973 | 1,803,678 | 2,106,069 | 55% | 45% |
107年 | 24,200 | 306,939 | 729,315 | 2,107,352 | 2,842,510 | 53% | 47% |
108年 | 28,400 | 477,932 | 773,800 | 3,145,602 | 1,336,721 | 77% | 23% |
- 在地就業雇用正職人事 12名 (4男8女)
20-30三名,31-40二名,41-50四名,51-60三名,平均薪資29,000元;實際環境教育素養和概念認知的推動,培育專業人力、扶植地方體驗行銷支持系統。
- 在地回饋,自102起,每年度固定辦理社區共學、推動永續環境教育學習100-120小時
- 社會公益,自107年開始自收入提撥社區關懷照顧,每季送暖90-110戶 (低收、獨居、弱勢家庭)
在這個與水搏鬥的地域裡,一群不服輸的人自始自終都不放棄夢想,我們要繼續用林邊的故事和全世界交朋友!!